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6月2日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統籌疫情防控和重點行業生產有關情況。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副局長陶青出席發布會,就提振工業經濟、統籌疫情防控和制造業生產、重點產業鏈供應鏈企業“白名單”制度、企業如何穩定生產等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財經節目中心提問:
疫情發生以來,我國制造業企業生產經營受到較大影響,我們看到4月份工業增加值增速是有所下滑的,請問在提振工業經濟方面,工業和信息化部有哪些舉措?謝謝。
陶青:謝謝你的提問。3月中下旬以來,受新一輪疫情和外部環境變化等一些超預期因素影響,工業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2.9%,其中制造業下降4.6%。但是,我們要看到,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各方共同努力下,5月以來制造業企業復工復產步伐明顯加快,工業經濟呈現企穩向好的跡象,例如吉林省重點監測的50家企業已經全部復工復產,人員在崗率達87.4%,在上海的汽車整車及零部件企業復工率已超過85%,全國整車貨運流量指數5月第四周已達101,上海港集裝箱單日吞吐量已恢復90%,用電、用工等多項工業經濟指標向好。
5月25日國務院召開了全國穩住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5月2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立即召開提振工業經濟電視電話會議,部黨組書記、肖亞慶部長要求全系統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堅決扛起提振工業經濟的政治責任,為穩住經濟大盤作出貢獻。在當前全年經濟發展的關鍵時期,要堅定信心、搶抓時間,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快政策落地見效。黨中央、國務院去年底以來出臺了一系列減稅降費、助企紓困政策措施,本次又出臺6個方面33條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可以說力度空前,既是及時雨、又是定心丸。當前關鍵是抓落實,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讓各類企業應知盡知、應享盡享,盡早受益,為企業輸血緩氣渡難關、助力強心穩預期。
二是全力保障產業鏈穩定暢通。保鏈穩鏈是促進工業穩定增長的當務之急、重中之重。針對當前復工不達產、復工基礎仍不牢固、重點產業鏈協同復產難等問題,我們將繼續從重點企業、重點行業、重點區域三方面持續發力。對企業進一步加強政策幫扶、用好包括“白名單”制度在內的各類保供穩鏈工作舉措。對汽車、集成電路等重點行業要進一步發揮有關協調平臺功能,加強上下游銜接服務。對重點區域要加強跨區域、跨省市協調,加強點對點、一對一的疏通卡點難點。
三是強化對中小企業紓困幫扶。加大政策宣貫解讀和服務,協助中小企業用好用足惠企政策,為中小企業提供找得著、用得起、有保障的服務。建立健全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體系,促進專精特新發展。聯合相關部門開展好整治涉企亂收費、清理拖欠賬款等專項工作,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四是擴投資促消費。加快實施制造業“十四五”規劃重大工程和項目、重點領域節能降碳重大技術改造項目,著力擴大有效投資,促進重點項目早開工、早投產、早見效,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進一步拓展消費,組織實施好新一輪新能源汽車下鄉等活動,加快5G、工業互聯網+等與垂直行業的融合應用,促進工業消費、信息消費雙增長。
盡管制造業企業前期受到疫情沖擊,遇到不少困難,但我國工業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恢復發展的總體態勢沒有改變!不畏浮云遮望眼,我們堅信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在兄弟部門的支持下、在各地各企業的共同努力下,我們有信心促進工業經濟企穩回升、全面提振,為穩定經濟大盤做出應有貢獻。謝謝。
鳳凰衛視提問:
請問在統籌疫情防控和制造業生產方面,從政府角度來說,應該發揮什么樣的作用、采取哪些措施呢?謝謝。
陶青:謝謝你的提問。政府重點是做好兩方面工作,一是統籌指導、加強協調;二是靠前服務、加強保障。
在指導協調方面:一是要落實屬地責任,統籌疫情防控和制造企業生產,切實落實好各項惠企政策。二是要分區分級指導企業做好穩定生產方案和應急預案。對處于高中低不同疫情風險下的企業,分類施策、科學指導,不得簡單要求停工停產或者限制產能、人員到崗率等。三是在發生疫情、確需停工限產時,地方要嚴格履行程序。對制造業重點企業和民生保供企業,應由地方行業主管部門評估后向當地聯防聯控機制報告;對處于產業鏈關鍵環節、涉及產業鏈全局的重點企業,要由省級行業主管部門和綜合經濟管理部門評估后,按程序向省級聯防聯控機制報告;謹防“隨意關停、一關了之”。
在加強服務保障方面:一是發揮好重點產業鏈供應鏈保鏈穩鏈等機制作用,聚焦難點堵點卡點,落實好“白名單”制度,以點帶鏈、以鏈帶面,推動涉疫地區企業盡快復工達產。遇到產業鏈供應鏈方面問題時,省內能夠解決的自行解決,需要省際協調的,由省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明確需協調的配套企業名單和事項,先行協調解決,確需部委協調的,及時報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二是要全力保障物流通暢。各地要實施好在疫情防控條件下重點物資運輸車輛通行證制度,建好用好物資中轉站,通過甩掛運輸、現場過駁、人員檢疫等方式,有效阻斷病毒傳播,確保物流通暢。三是做好企業穩定生產服務保障。對因出現疫情啟動穩定生產方案的企業,特別是實施閉環生產的企業,各地行業主管部門要主動服務、靠前服務,“一企一策”,積極協調疾控、交通、公安等部門做到防疫檢測優先、人員返崗優先、運輸運力優先、通行倉儲優先、生活保障優先等“五優先”。對于因疫情原因停產的企業,要幫助企業科學精準做好防疫工作,積極創造條件復工達產,同時要支持銀行、保險、船代、貨代、快遞、專賣店等關聯行業同步復工。謝謝。
21世紀經濟報道提問:
工信部建立了“白名單”制度,在本輪疫情防控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請問后續是否會對白名單制度進行調整?謝謝。
陶青:謝謝你的提問!產業鏈供應鏈是工業經濟的筋骨血脈,要穩定工業經濟就要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本輪疫情暴發后,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秩序遭遇沖擊,我們針對各地疫情變化、聚焦疫情防控和國計民生重點物資需要、聚焦產業鏈供應鏈堵點卡點關鍵問題,第一時間建立重點產業鏈供應鏈企業“白名單”制度并實行動態調整。
3月上中旬疫情暴發初期,為確保重點醫療物資生產穩定,我部會同有關部門緊急發布了兩批次共600多家服務疫情防控的醫療物資重點企業名單,全力保障重點地區疫情防控需要。4月份,我們聚焦居民生活必需物資、農業春耕播種生產重要物資、戰略性產業關鍵物資等領域,聚焦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點區域、對國民經濟影響重大的產業鏈關鍵環節企業,對國企、民企、外企一視同仁,公布了三批次“白名單”企業,以點帶鏈保障產業鏈供應鏈暢通,以鏈帶面促進工業經濟平穩運行。對于汽車、集成電路這些產業鏈條較長、供應鏈層級多的行業,搭建了產業鏈供應鏈協調平臺,加強上下游對接,建立企業零部件庫存紅燈預警協調機制,推動行業整體協同復工復產。隨著疫情逐步平穩,5月份我們對企業“白名單”進行梳理,根據產業鏈節點企業復工復產情況動態調整企業“白名單”。目前我部“白名單”企業共1722家。同時,我們指導各地制訂省級“白名單”企業2.08萬家,積極推動省際互認和信息共享,協同聯動解決具體問題、破解堵點卡點,全國工信系統協調解決企業問題訴求4.3萬多個,重點地區、重點行業復工達產步伐明顯加快,保通保暢工作取得明顯成效。需要強調的是,“白名單”制度是保鏈穩鏈的重要舉措,也是在特殊情況下的應急之舉,其目標是要全面實現復工達產。謝謝。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CGTN提問:
請問企業該如何做好疫情防控條件下的穩定生產,工業和信息化部有何指導意見?謝謝。
陶青:謝謝你的提問。從前期經驗看,在遭遇突發事件時,有預案和沒有預案的企業應對效果差異很大。心中有數,遇事不慌,因此,建議企業首先要做的是制定完善各種防疫條件下的生產方案,包括閉環生產預案,并定期開展應急演練。指導員工知曉在有疫情的情況下干什么、怎么干。具體而言:一是要嚴格落實生產過程的疫情防控措施,包括要動態完善員工管理,加強員工檢測和日常健康監測,保障生活和防疫物資供應,強化工作和食宿等場所管理。二是做好動態儲備生產物資工作,提前測算穩定生產條件下的物資清單和規模,儲備適量的原輔料、關鍵零部件等,根據生產特點,對關鍵生產物資設立儲備警戒線并及時補充更新。三是做好生產物資轉運,安排固定人員進行生產物資的接收、裝卸等,固定周轉路線我們鼓勵企業與物流企業合作設立生產物資中轉接駁站、租用物流企業的倉儲空間等。有條件的企業自身可設置中轉區、臨儲區、消毒區、封閉管理區等功能區,分區管理、閉環運行。四是做好閉環生產預案。發生大規模疫情需要實施閉環生產時,要嚴格員工出入登記、細分防疫管理區塊等。特別是對于勞動密集型企業,重點做好生產、就餐、住宿場所管理,還要根據生產線特點強化工位管理措施等。
通過這些措施,力爭做到防疫科學精準、生產平穩有序、員工管理得當、平急轉換有效,從而將疫情對企業生產影響降到最低。謝謝。